欢迎进入山东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官网!
济南计算机学会
通知公告
专家寄语 您的位置:首页>>通知公告>>专家寄语
谁能在大赛中取胜?
2008-09-03 479 返回列表

(2004年9月)

 第二届济南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落下帷幕,一批优秀的参赛队脱颖而出。他们在设计软件中所表现出的聪慧,创造性及队员的才华在大赛这个舞台上集中的得到了一次充分展示,使评审专家为之振奋。真乃后生可畏。除了荣誉,大赛带给参赛队员的还有更多。这就是所有参赛队员通过这次参赛过程经受的锻炼;以及通过锻炼他们在设计软件的态度、方式、方法上的改变和提升。这是他们大学学习生活中的一次重大收获,将使他们受益匪浅,并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大赛过程中,我去过八所学校,认真的与参赛队员交谈。以后又参与软件的评审,对许多队员及他们的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希望能和这些队员一起讨论输赢的问题:有的队赢了,究竟赢在哪里?有的队输了,究竟输在哪里?我们在校的学生在成长中需要,因为赢了可以给我们信心,信心是成功的起点。我们学生也不应怕,输了可以让我们头脑清醒,从而去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改了就会有进步。因此都是一种资源,是学生不可缺失的资源,大赛就给大学生们提供了这种资源。这比拿奖杯更重要。
参赛的优秀队伍中,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很多共同点:

一、有一个好的团队
  组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是获胜的重要条件。大赛评委会允许一个团队有五名成员。可是有的参赛队只有四个人,还有队有三个人,显然从组队开始实力上就比别人差,这是应该防止的。今天IT产业竞争十分激烈,取胜靠的是速度,只有团队的组织形式才能充分发挥出集体的力量,保证有速度。今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大学生就应学会适应团队工作,学会与人合作创造共赢的局面。组成团队结构很重要。队长是核心,团队的领袖,要能团结大家,队员要有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工作不能有重叠,队里不允许有闲人。大赛一、二等奖得主都是完整的五人团队,尤其是一等奖得主山东大学队在团队合作方面深有体会,他们写出了很好的文章进行总结,值得大家学习。

  队长人选也十分重要,他首先要有眼力,能把握全局,按计划组织人力,完成设计任务。第二,具有解困能力,调动团队内所有成员积极性,也要有整合外部资源的能力。第三,有自我批判意识,能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问题,能承担责任。使团队成员愉快的一起工作。在这次大赛参赛队伍中,有些队没有取得好成绩,其原因就是队长角色除了问题:有些同学争着当主创人员,忽视了队长的作用,整个队伍无人组织;有的队其队长在大赛中频繁变动,更有甚者队长中途退出比赛,这都对他们的参赛队伍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队长的角色在企业中是项目经理,这对企业来说是关键人物,急需的人才。我们通过大赛让同学得到一次锻炼是非常有益的。

二、争取到一个好的环境
  我们参赛队的院校一般领导都是比较重视支持学生参赛,但一般领导都很忙,不可能处处都能照顾的到,因此造成各学院的支持力度不一样:这是要看参赛队的主动性。参赛队是否积极争取就很是关键。青岛大学、石油大学、交通学院、商职学院等院校都在实验室及设备等方面提供了优厚的条件,这些成为他们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不少学院因为放假,情况发生变化,学校老师也因放假不在学校,因此参赛队员在设计中遇到困难而又难以求助,而不得不中途放弃。这是参赛队员要吸取的教训。争取别人帮忙必须主动。齐鲁软件学院队作的就比较好。在设计初期,他们主动到万教授家虚心请教,这使他们在软件设计中少走了许多弯路,并最后取得了好成绩。

  在软件设计中有老师的指导,这当然是好事,但不能产生对指导老师的依赖,影响自己创造性的发挥,在这方面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代表队在大赛中一直保持以自己为主,值得学习。

三、他们会交流、善于沟通,斗志旺盛。
   软件大赛是一次创新活动。这必须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队内产生分歧,进行争辩是非常正常的事。如果没有争辩反而不正常了。其实,走向山头的路并不是只有一条,可能各种方案都是可行的。争论中并不存在对错之分,而是会越辩越明,只有辩才能得出大家可以接受的最佳方案。辩论中学会包容和退让,这是一项重要的学问——在大学课堂上学不到的,而大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比赛就是竞争,既要战胜对手,又要向对手学习。这次大赛我们曾组织过三次学习,但开始因选手还没有切入到课题里去,提不出深刻的问题,在暑期交卷前夕,我们组织了汇报交流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交流中许多队发现自己同别人的差距鼓足干劲,积极修改完善自己的程序,使软件水平有效提高。山大齐鲁软件学院还把自己开发的五百条问句无条件拿出来供大家测试,这是非常高尚的表现。

   在大赛中我们还组织了校际间的交流。山东大学队专程去了东营,和石油大学队进行交流。这既促进相互学习,又增强友谊,选手们也成为了好朋友。

  为了给济南市以外学院提供一次学习机会,大赛组委会还专门邀请青岛大学、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的选手来济南。参观了齐鲁软件园,与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的选手进行交流,并请大赛评委会主任刘桓中老师给他们解答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这些活动无疑促进了沟通及交流。给这些参赛选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是信息社会,信息是最宝贵和最值钱的资源。今天大学生要学会在沟通交流中开拓眼界,吸纳信息,经过科学处理,变成自己内在的财富。

  当然我们也看到有些队在这方面存在极其严重的缺陷:他们不了解对手,一股劲埋头编自己的程序。不注意发扬自己的优势,结果各方面都不如竞争对手,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这些都值得总结。
参赛队伍有许多不重视与组委会保持联系,不注意及时浏览大赛网站,因此失去了许多学习的机会,许多代表队留下的联系电话因放假而无法联系上,在大赛中变成了与外界失去联系的孤岛。结果自己的成绩远远与其他对手拉开了距离,这是值得吸取的教训。

四、他们会主动学习、及时补充比赛所需要的知识
  自然语言接口软件设计这个项目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许多学生连SQL语句也不熟悉,因此逼着选手去学习,去啃与课题相关的知识及资料:他们在网上查找,向老师请教,和同学讨论,一步步深入,与平时大学生活动完全不同。有些学生仅凭一时热情,费了很大劲,但收效不大,也就偃旗息鼓。但大多数顽强的坚持下来,大赛组委会考虑到学生具体情况,把大赛比赛放在暑期末进行,这给学生多留出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炎热的夏天考验着每个选手,逼着选手去拼,去学习。胜利属于会学习和坚持不懈的学生。

  今天软件产业发展很快,原来的知识很快过时,新的知识不断的涌现,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过去大学毕业后到企业工作两三年才能熟悉业务,现在企业竞争的客观现实已等不了两三年的时间,要求毕业生录用后马上就能工作,就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然而目前在大学教学改革的步伐还远远落后市场的发展,达不到上述要求,因此经过大赛锻炼的学生,很好的填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这也就是齐鲁软件园出资热情承办大赛的原因之一。济南职业学院王玉林同学说:大赛伴我一起成长。他通过两次参赛自学了很多课程和知识,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学习是艰苦的劳动,被动学习甚至是痛苦的事,但通过主动学习,看到从学习中得到的知识能解决软件设计中的问题,即时,一种快乐的幸福会油然而生。一切艰辛和付出都得到了最大的补偿。

  经过大赛洗礼的学生,学会了主动学习,这是举办大赛所希望的。
  第二届济南大学生软件大赛结束了,我们正着手考虑第三届大赛如何举办。我们初步设想,将设置多个命题提供给学生,选择将密切与企业结合,请企业出题,让更多的优秀学生能通过大赛得到成长。


二维码
济南计算机学会
电话:0531-88391234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舜华路1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