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大赛——推荐三篇文章
徐 萌
大赛之后,组委会邀请获奖同学写写自己的体会,因此收到许多同学写来的文章,他们叙述了自己参赛过程和感受。写的都很好,写的过程他们梳理了自己的心路。重新审视自己,这是一次升华,也是一种锻炼。这文章首先是写给自己的。做完事应该有个总结,有个交待。然后是新的开始,另外也是给别人写的,对象是将要参赛的同学。文章展示了参赛成功的要领。对他们是一种引导。
希望参赛同学都能与抽出时间认真读一下,从中找到力量,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这里我推荐三篇。
江鹏同学写的《发现自我》这篇文章我很喜欢,他用“沉睡的巨人来比喻潜能”。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在我们的同学中有许多人学习努力;守规矩,听老师的话;考试成绩也不错。应该说这是“好学生”。但就是不清楚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这样学生在今天市场经济竞争的大环境下,很容易败下阵来。不改变就会被淘汰。这是教育的悲哀。我们今天要培育有创新精神,拼博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经历一些“磨难”。大赛就是一次十分好的锻炼,在大学上学期间抓住这机会去发现自我很有必要。
其实,每个人都有惰性,面对挑战和困难往往有畏缩情绪,是挑战还是放弃,江鹏同学体会是迈出一步,再迈出第二步,通过自己努力,一步步走过来,只要不放弃,不会有失败。
朱思武是我比较熟悉的学生,站在同学们中,没有什么特殊,但他内心深处有一个不服输的心态。他在大赛中以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好成绩, 脱颖而出。他参加比赛有思想准备,十分清楚的意识到自己选择了“艰辛”。付出比别人加倍努力。比赛过程中甚至到了“快疯了”的地步。他总结说:“学程序的过程是让大赛给逼出来的”。有了努力,总会有回报。大赛使掌握了丰富的编程经验;使他懂得如何主动地解决问题;使他学会了去学习。因此没有什么困难可难倒他,他参加工作后,很快熟悉工作环境,及时完成交给他的任务,取得领导信任。正一步步踏上实实地成长成企业的技术骨干。
我推荐的第三篇文章,山东大学邵斌同学参加大学生巡回报告团从烟台回来后写的。文章写出了他做为报告团成员的感受。
我们组织报告团到各地做巡回报告,即向各高校宣传了大赛,更是对报告团成员自身的一次锻炼,并获得了向各学校学生学习的机会。这个活动非常成功。我们今后还要多组织这样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受到锻炼。
邵斌文章中说,参赛的半年多时间是他大学三年多时间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一段时间,不但学到了太多的东西,而自己心灵也不知有多少被感动的浪花撞击。
的确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一个充满生机的时代,我们要去点燃自信的火花,展现出自己优秀的表现,从而去欣赏自己。去享受快乐。(2005,4)
《发现自我》--江鹏 《我的财富》-朱思武 《收获之旅 希望之旅》-邵斌